咱厝大学生推广家乡传统文化 利用AR海报让南音动起来
通过移动设备可以欣赏到动态的咱厝海报
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的南音,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大学动起地位。在泉州古城润物无声孵化计划回顾展里,生推一幅幅能“动”的乡传南音AR(虚拟现实)海报吸引了来往的游客驻足停留,这些海报由泉籍大学生潘丹滢应用可互动新媒体技术制作。统文她表示,化利R海此举是报让为了向年轻群体传递南音文化,希望借助科技让更多的南音人了解并爱上南音。
注入科技感 增加南音亲切度
今年22岁的咱厝潘丹滢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设计专业。她告诉记者,大学动起作为在北京上大学的生推闽南人,虽然离家千里,乡传但她今年年初在选择毕业设计课题时首先选择了家乡的统文文化。她说,化利R海许多同龄人对南音并不是报让很熟悉,所以她借助现代新媒体技术让人们能从不同的方式了解南音。海报上对南音及乐器的解释能达到科普的目的,让南音走进现代人的生活中,以更加科技化的方式传递南音文化,增加人们对于南音的亲切度和探索的心理。
这组AR海报分为总海报、琵琶、拍板、二弦、洞箫、三弦共六幅,潘丹滢历经两个多月的构思和建模,对南音“上四管”乐队使用的乐器进行视觉化统一的再设计,赋予其更多的现代感,并基于ARTIVIVE平台,实现AR技术化。人们在移动设备中下载了ARTIVIVE软件,使用软件并将摄像头对准海报,就能在移动设备上看见动态的海报。
这组AR海报分为六幅
用互动媒体技术 传播家乡文化
潘丹滢将南音文化总结为“缘起—乐人—乐事—乐器”四个部分。南音AR海报主要由AR动态海报、音乐可视化视频、科普折页三部分组成,采用现代和传统结合的视觉方式,直接地让人们感受、了解南音以及背后的故事。演示时,海报中颇具设计感的双手拨动琴弦,乐器旁的水纹荡起涟漪,仿佛有南音在画面中静静流淌。
据介绍,AR海报的元素来源于泉州开元寺百柱殿与甘露戒坛斗拱上的“飞天”雕塑。为了增加人们对于南音的亲切度和探索心理,她节选了南音名曲《轻轻行》,对其进行可视化互动设计,作品围绕着“南音”似水的基调,强调南音缓慢、从容、中和之感。
毕业设计完成后,潘丹滢即将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攻读研究生。她表示,希望通过这种传统文化与新媒体结合的方式,为南音跨地域传播贡献一份力量。(泉州晚报记者 李心雨 文/图)
- ·内塔尼亚胡:以色列已经实现作战目标
- ·上海主持人赵若虹:创业当老板,住400平老洋房,47岁坚持不生娃
- ·气炸!王楚钦遭闪光灯干扰,多次向裁判投诉,观赛礼仪需持续科普
- ·离婚2年后,再次官宣喜讯的董子健,直接甩前妻两条街
- ·今明两天泉州维持晴好天气 市区最高温度可达26℃
- ·泉州:45平方米单层套房一周即可建成
- ·第四批国家集采药品落地泉州 45种药品平均降价52%
- ·杨阳洋与Joe马来西亚聚会,被指穿的像当地农民,Joe倒是高又帅
- ·女足冠军杯:武汉车谷江大胜奥克兰联
- ·泉州体操王子林超攀男团摘铜 为家乡再添一枚奥运奖牌
- ·康辉哽咽,撒贝宁落泪,朱迅痛哭!他们优秀的一生,只“欠”父母
- ·高考结束放松需适度 可提前做好志愿填报准备
- ·放弃空闲时间致力公益 女子6年组织参与数百场活动
- ·上年纪的女人买“裤子”,不妨按照这3个原则试试,显瘦时髦
- ·2021年高招录取全面展开各批次录取结果 查询时间公布
- ·固态锂电池,我国有新突破!